5月27日,鶴山“千里步道”(彩虹嶺古驛道)啟動儀式在彩虹嶺森林公園(宅梧鎮一棵樹露營基地)舉行?!扒Ю锊降馈表椖渴前l展和重塑鶴山鄉村空間價值、經濟價值、生態價值、文化價值、社會價值,落實省委“百千萬工程”,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整合綠道、碧道、森林防火路、四好農村路等部門資源,整合紅色、綠色、文化、體育、生態、旅游資源的一項“小切口、大變化”的改革。
鶴山市領導、廣東省戶外運動協會、鶴山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鶴城鎮、宅梧鎮、團市委等負責人參加儀式。
據介紹,“千里步道”特色游徑提升工程是發現和重塑鶴山鄉村空間、經濟、生態、文化和社會價值,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重要舉措。鶴山市計劃打造“主線簇群、支線串聯”的“千里步道”格局,主線長約291公里,支線長約350公里,展現“千里步道”千里風光、一路美景一路詩畫的壯麗意境。
鶴山“千里步道”提升打造主要圍繞三大特色:一是串聯大雁山、華僑城古勞水鄉及香草地等主打景區,飽含多元旅游體驗,彰顯張弛有道的生活方式,趣玩活潑多彩的鄉村生態。二是融合紅色元素,展現厚重革命歷史,大力推廣雅瑤宋氏大宗祠、龍口世昌溫公祠、宅梧余氏大宗祠、址山張懷樓與鶴城華南樓等紅色景點。三是探秘文物古跡,暢通文化傳承路徑,將鐵夫畫閣、梁贊故居、古勞水鄉石板橋、龍口霄南鮮卑古村落及鶴城茶行街等文物建筑打包推介。
鶴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鎮就在啟動儀式致辭中指出,鶴山著力實施“千里步道”特色游徑提升行動,并以此為切入點深化我市創建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同時,該項目也是深入貫徹落實廣東省委對高水平謀劃推進全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總體要求,積極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優質文旅項目涵養城市底蘊、助力鄉村振興、推動鶴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鶴山市“千里步道”特色游徑按照“以找代建、全線貫通、低開發低沖擊”的規劃原則,整合全市范圍各類步道、景觀等豐富多元的文旅要素融合發展,是我市唯一一條集戶外運動、自然體驗、文化展示、科普教育、休閑旅游于一體的步道體系。
為高效推進“千里步道”建設,鶴山市優先推動示范段建設,發揮先行先試、示范帶動作用。示范段東起鶴城鎮的茶行街,西至宅梧鎮的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司令部舊址,依托彩虹古道、鄉村碧道、古街巷、田園村道、山林道等現有道路沿線串聯起華南樓、彩虹古道、古亭古橋、田心村、五星村、水美鄉村等眾多文旅資源,總長約47.6公里。
鶴山將通過“千里步道”特色游徑將各鎮(街)的景點、餐飲、酒店串珠成鏈,拉動發展越野運動、休閑觀光、人文體驗等相關產業,擦亮“千里步道”特色游徑品牌,使之成為繼大雁山、古勞水鄉、源林生態園等優質項目之后的又一新業態,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1-2小時生活圈的一款集自然生態、人文歷史、特色美食、休閑娛樂于一體的高人氣網紅文化旅游體育產品。
接下來,鶴山將以文興旅、以旅彰文,結合自然資源規劃利用和鄉村振興戰略縱深推進,以打造僑鄉特色游徑為產業提升的抓手和突破口,深入挖掘利用本土特色文旅資源,加強項目整合和主題創新,提升文旅項目附加值,全面打造全域旅游系統工程。
啟動儀式開啟前,兩支登山隊伍分別從宅梧白水帶村石門瀑布和鶴城鎮萬和村委會松新村出發,一路攀登至儀式啟動現場,而這兩處出發點正是彩虹嶺古驛道分別設于兩地的出入口。
清朝雍正年間,鶴山建縣,首任縣令黃大鵬修建起彩虹嶺古驛道,使當時縣城鶴城至宅梧兩地距離由40公里的山路縮短為15公里,被稱為當時的“高速路”,大大推動了兩地生活、經貿交流。
早上9點30分,在宅梧鎮石門瀑布起點處,隨著指揮員的“出發”哨聲響起,50多名登山隊員氣勢高昂,以飽滿的精神狀態開始了當天的旅途。
白水帶是一處偏辟而秀麗的山鄉,出于地辟山高、氣候清涼、云霧籠罩的緣故,所產出的茶葉甘香可口、特有風味,深受消費者,特別是港澳同胞和海外華僑的喜愛。自從彩虹嶺古驛道開辟后,大大縮短了從白水帶到鶴山縣城的路途,附近的茶農能夠將茶葉銷售到更遠的地方。
與此同時,在鶴城鎮松新村起點,公安民警、衛生院醫護、森林護林員、鶴城鎮政府工作人員等在現場部署,資深登山教練做好熱身指導,后勤物資準備到位,多方力量為活動順利進行保駕護航。隨著一聲號令,40余名登山人員排成一條長隊踏上彩虹古道。
鶴城鎮人民政府文體中心辦事員 王健華:彩虹古道是我們鶴山建縣時期,首任縣令黃大鵬開拓的一條山路,是我們鶴山人逢山開路、敢于開拓的一種精神體現。今天參加我們鶴山舉辦的“千里步道”(彩虹嶺古驛道)的活動,我感到充滿激情,對我們鶴山開拓未來充滿信心。
責任編輯:黃俊亮
附件:
相關稿件: